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科普与教育

2022年第五届传热传质青年学术论坛——大会特邀报告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1日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第五届传热传质青年学术论坛将于2022年11月11-13日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论坛开幕式和大会特邀报告将于12日上午进行。大会特邀嘉宾及学术报告题目如下,敬请关注。


大会特邀报告



wps50.jpg

 

 

报告摘要及特邀嘉宾介绍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纳米热测量中的挑战与坚持

张兴 教授

清华大学

 

报告摘要二十世纪末以来,纳米材料的飞速发展,对热测量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解决纳米尺度热物性测量的国际难题,报告人于1998年提出了模型简单、易于加工的T型法,和具有更高测量灵敏度的H型法。基于T型法,报告人成功测量了单根碳纳米管的热导率,并经过二十余年不断发展,最终完成了综合T型法仪器开发,实现了同一样品的9种不同热、电、热电转换参数的一体化测量。与此同时,本课题组进一步发展了纳米器件制备技术,实现了纳米材料可控H型搭接,并基于H型法,实现了单层石墨烯和面内异质结的同步电、热整流,成果发表于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回顾过去二十余年,纳米尺度热测量所面临的挑战与坚持,正呼应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报告人将以T型法和H型法的发展历程为代表,鼓励青年学者在研究中不忘初心、斗志昂扬、勇于挑战,坚持不懈,实现自我突破,取得具有引领性的成果。

 

 

wps51.jpg

 

 

特邀嘉宾简介张兴,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1988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任东南大学讲师,1990-1991年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后,1991-2005年任日本九州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2005年至今任清华大学航院工程热物理所教授。主要从事微纳热测量与传热、新能源高效利用、医工交叉等研究。获日本机械学会热工学国际成就奖(2021),日本传热学会学术奖(2021,2008),国际传热传质中心“Hartnett-Irvine Award”(2018),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2007),亚洲热物性研究“重大贡献奖”(2013),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等奖项,发表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400余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60余次,负责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科学仪器专项、国际重大合作项目、863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连续8次被爱思唯尔评为“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传热传质分会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热物性专业委员会主任;亚洲热科学与工程联合会主席和创始会士(Founding Fellow);国际传热传质中心执行理事和科学理事;国际传热大会常务理事会主席;多个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副主编和编委等。

 

深空探测复杂环境

及探测器热控技术

苗建印 研究员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报告摘要深空探测任务面临复杂、未知的空间环境,对探测器的热控制带来巨大挑战。如月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月昼高温、月夜低温、极区低温与光照不确定性、月球重力场、月尘等;火星大气及光深、风暴、低温;小天体表面热光学参数及热容参数等。上述空间环境的热效应对深空探测器的热控制带来复杂、多重约束。报告结合国内外典型深空探测任务,介绍空间环境及热效应、深空探测器热控制技术,并对未来深空探测热控技术进行探讨和展望。

 

wps52.jpg

 

 

特邀嘉宾简介苗建印,1999年至今,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工作。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科技委常委、博士生导师、空间热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173计划重点项目技术首席、热控产品总师、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热管专业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局卫星专业技术专家组专家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航天器工程》、《真空与低温》编委。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制定国家标准6项,出版专著2部。曾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并被授予“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和“探月三期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研制优秀个人”,201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主要科研领域及成就:长期从事航天器热控技术研究和先进产品开发工作,在热管、相变储能、两相流体回路、升华换热等方向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主持研制的航天热控产品,在我国导航、遥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型号中得到广泛应用。

 

 

“两角一度”

滴状冷凝机制及传热强化调控

马学虎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摘要蒸汽冷凝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冷、发电、电子、核工业等领域,蒸汽冷凝传热强化对实现能源系统的高效化和集成化具有重要意义,滴状冷凝由于具有比膜状冷凝高一个数量级的传热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滴状冷凝过程是一个包含液滴核化、生长、合并和脱落的动态循环过程,也是一个具有时空多尺度特征和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因此,深入认识滴状冷凝的物理本质对研究传热强化机理,研发蒸汽冷凝传热的强化方法和设计相应的强化表面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介绍包含界面结构多尺度效应和操作条件的“两角一度”导致的液滴润湿模式和液滴动态特征,揭示“两角”—接触角(壁面自由能)与壁面微观结构几何角、“一度”—过冷度影响微小液滴生长过程中各种特性演化的物理本质,认识和描述“两角一度”对液滴动态演化的驱动机制,初步构建界面结构效应驱动的冷凝传热机理及其调控准则,为先进强化传热技术的研创提供理论基础。

 

wps53.jpg

 

 

特邀嘉宾简介马学虎,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辽宁省化工资源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校科研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94年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清华大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和密苏里大学学习和访问。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百人层次)。任《化工学报》、《化工进展》和Energy Storage and Saving等期刊编委。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海水淡化与再利用学会、中国高教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界面传递现象和过程强化、疏水/亲水表面材料、相变传热、MED海水淡化、吸收式热变换器、工业余热利用、微反应与智能化工材料制备、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中石油、中石化项目等科研项目4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奖4项。

 

新能源系统

多物理场耦合问题解耦研究

徐超 教授

华北电力大学 

 

报告摘要新能源系统的能量转化器件普遍存在传热传质等多物理过程,并普遍采用复杂的跨尺度结构来实现多物理过程协同。复杂跨尺度结构能质传递与转化的耦合机理影响因素纷杂,器件性能提升面临极大挑战,迫切需要解决“复杂跨尺度结构能质传递与转化的耦合机理与调控机制”这一科学问题。为了厘清不同因素的作用大小和作用机理,实现通过关键因素的准确调控来提升性能,报告人采用“解耦分析机理、耦合调控性能”的研究思路,聚焦光伏/热、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等能量转化器件,对耦合光电-光热转化的跨尺度结构能质传递,和耦合电化学反应的跨尺度多相热质传递开展研究。报告中主要介绍上述研究的思路和成果,并汇报后续研究的一些思考。

 

wps54.jpg

 

 

特邀嘉宾简介徐超,男,1980年生,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获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8至2010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机械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2010年至2013年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2013年7月起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现为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副主任。长期从事新能源领域涉及的工程热物理问题研究工作,特别是针对聚光光伏/热、储热、电解水制氢与燃料电池等开展了较长期和系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研究。至今在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已发表SCI论文130余篇,SCI-H因子为42,授权发明专利16项。目前担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新能源与储能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全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委员,并担任了SCI期刊《Science Bulletin》和《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的副主编,及《EnergyStorage and Saving》、《Carbon Neutrality》等期刊编委。获得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